孕期孕吐脹氣:中醫怎麼這麼神奇?

by JenYuTsai
許多調理助孕的媽媽,在孕後,也會持續回來調理孕期不適及幫助寶寶安穩發育。
最近,有個調理孕吐的媽媽跟我說:醫師,中藥調理孕吐、脹氣真的很有感,我吃了兩天藥馬上不吐了,有一天出門忘記帶藥,結果又吐啦,中藥怎麼這麼神奇!?
其實,中藥處理孕吐絕對不單單是止吐,而是有其背後的學理在的,對證下藥效果才會好。

孕吐是懷孕後第一個會讓媽媽感受到不適的症狀,也是最常見的孕期不適症狀之一,許多媽媽孕吐症狀會持續到懷孕後第12週才慢慢退去,少部分的媽媽會持續到16週,甚至更久。

❚ 嘔吐是「肝」努力滋養寶寶的反應

懷孕後,我們的肝會為了腹中的寶寶,開始努力工作,肝會把血灌注到子宮,讓子宮內膜增厚、胎盤血液流量增加,以供給寶寶舒適的環境及養份。
但是如果肝把太多的血給了子宮、或者媽媽的肝血原本就不足的話,就容易造成肝血虛而陽氣過於旺盛,這時候太過旺盛的陽氣就會向上衝、影響到脾胃,使胃中食物上逆,造成我們所謂的害喜、孕吐。
也因為如此,孕前就「肝血不足」、或是「脾胃較為虛弱」的媽媽,比較容易有孕吐的症狀,孕吐的時間也容易拉得比較長。

❚ 嘔吐因體質不同,大致可分為「胃寒嘔吐」或「胃熱嘔吐」

不論胃寒胃熱,食用「生薑」都有止吐的功效;
而胃熱嘔吐的媽媽,再適量食用一些清胃火的食材,更可以緩解孕吐的症狀。
症狀區分:
1. 胃寒型嘔吐:容易在早上嘔吐、乾嘔、吐不出什麼東西來或是吐出水比較多,嘴巴沒有味道。
2. 胃熱型嘔吐:吃完東西後嘔吐,嘔吐出食物殘渣、嘴巴容易乾、有苦味,嘔吐完覺得胃熱熱的。

❚ 吃什麼可以改善孕吐?

1. 「生薑」為止嘔聖藥
中醫有個止孕吐的方子,叫小半夏湯加茯苓湯,組成為生薑、半夏、茯苓,對於孕吐有很好的效果,我也會依照媽媽體質再加入平肝降逆或是補肝血的藥方,但因為藥方劑量需要較嚴格掌控,使用上建議找醫師開立較為安全。
不過,生薑的部分,媽媽可以自己在家使用,以嫩薑切片含在口中,或是以薑片或薑汁泡溫水飲用,對孕吐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(到市場購買,記得要指名買「生薑」而非老薑;生薑的止嘔效果較佳,有養胃醒肺的功效;老薑止嘔效果較弱且性味較爲辛、溫、燥,食用後可能會造成孕媽媽上火的症狀)
2. 酸味的食物:蜂蜜檸檬汁、奇異果、紫蘇梅、烏梅、話梅 。
懷孕初期之所以會特別喜歡吃酸的食物,是因為酸味的食物能夠「柔肝」、「平肝氣」,能降低肝氣對於脾胃的影響,減少孕吐。
3. 小米粥、紅棗、白扁豆、山藥、麥芽
這些食物可以「補脾氣」,建議少量多次食用,對於孕吐且食慾差、脾氣虛的媽媽,有健脾、止嘔的效果。
4. 胃熱型嘔吐:
清胃火的食材如:白蘿蔔、竹茹、豆花,可以減少食後嘔吐的狀況。

❚ 不知道自己是胃熱或胃寒體質怎麼辦?

有的媽媽身體是屬於寒熱錯雜或是孕吐伴隨其他症狀如:胃食道逆流、打嗝、排便不順..等,則需連同其他症狀一起治療。
若嘗試了以上提供的方法,還是無法緩解孕吐,建議要諮詢中醫師,做更詳細的體質診斷治療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