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量減少?不可忽視的早發性停經

by JenYuTsai
門診中,常常有覺得經量減少而來求診的患者,我也常常提醒患者,要注意自己的經量及週期。大家覺得,40歲之前月經量減少可能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?
不孕?提早更年?體重增加?掉髮?失眠?潮熱盜汗?骨質疏鬆?心血管疾病?
答案:以上都有可能發生。
在正常的狀況下,經量開始慢慢減少,會發生在超過四十歲的女性身上。然而,近幾年,我發現很多年紀才二、三十歲上下的女生,也有月經量明顯減少、月經週期縮短或延長的症狀。抽血檢查後,才發現是卵巢提早衰退。
也有很多生完第一胎的媽媽,在準備懷第二胎時,超過半年還沒懷孕,觀察到自己月經量大不如從前,才發現可能有早發性停經、卵巢早衰的狀況。
以我的經驗,多數早發性停經的患者,只要及早調理治療,都可以延緩卵巢退化,避免不孕及更年期提早來到。

▌什麼是早發性停經?

早發性停經,顧名思義就是提早停經。一般女性停經歲數平均在48~52歲,若卵巢功能提早衰退,在「40歲前」卵巢就失去正常功能,即會發生早發性停經,並出現一連串提早進入更年期的症狀。

▌早發性停經的症狀

☛主要症狀
通常女性會發現月經的量出現異常,比如說本來經來一天要換5、6片衛生棉,減少為一天只需要換3片衛生棉;或是出現月經天數或週期異常,例如月經經期從7天縮短為4~5天或是週期從30天縮短為為25~27天。
1. 月經量減少、月經天數減少
2. 月經週期縮短或週期紊亂
3. 抽血檢查:FSH>30 ; 雌激素<40
☛其他症狀
所有會發生在更年期的症狀,都是早發性停經會發生的症狀,只是,在早發性停經的人,這些症狀發生的時間點提早在45歲之前就開始。
症狀包括:
-潮熱、盜汗、心悸
-掉髮
-睡眠障礙
-肥胖:體重體脂增加
-陰道乾燥、性欲低落
-乳房下垂
-情緒暴躁不穩定或低落
-關節痠痛

▌早發性停經的健康危機

1. 心血管疾病:高膽固醇
2. 代謝疾病: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
3. 骨質疏鬆
4. 泌尿問題:急尿、頻尿、漏尿
5. 不孕

▌早發性停經的原因

1. 特發性因素:體質、情緒、壓力。
超過一半以上的早發性停經都找不出實質器官上的病變,因為早發性停經,很多是由於多重因素綜合而成的,以我的經驗,必須從體質上全方位做調整,效果才會好。
2. 免疫疾病: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紅斑性狼瘡、甲狀腺疾病、僵直性脊椎炎、第一型糖尿病。
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,會攻擊自身的器官,若攻擊卵巢,會損傷卵巢功能,導致提早停經。
3. 手術:化療或放射性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,造成卵巢早衰。而其他手術如:
巧克力囊腫、子宮肌瘤、卵巢癌手術,在做手術時,如果影響到卵巢,也有可能早成早發性停經。
4. 染色體缺陷:第13及18對染色體出問題,會使女生無法生產健康的卵子,造成提早停經。
5. 生活習慣:生活作息不正常、用腦過多,使內分泌失調。而長期吸菸者,會因香菸中的有毒物質影響雌激素生成,導致更年期提前。

▌蔡醫師看早發性停經

以我的臨床經驗,早發性停經,大多是由於「多重因素」綜合而成的,且大部分都沒有實質器官上的病變。
在中醫理論,「腎精」中的「天癸」主載著女性的生殖系統(包括卵巢子宮功能、月經來潮)。許多女性,先天體質上,腎精就較為不足,再加上後天壓力、睡眠不足、氣血失調、脾胃功能不良、過度勞心勞力、飲食營養偏差、循環不良⋯等因素,種種都會間接損耗腎精,導致卵巢功能漸漸衰退。
壓力情緒造成心氣肝氣失調;晚睡或睡眠不足造成肝腎陰血不足,甚則虛火旺盛;脾胃吸收生化不良則氣血不足;過食肥甘生冷食物則痰濕不化;久坐少動則瘀阻胞宮⋯
所以,在治療方面,除了需要「滋腎填精」外,調理好「心」、「肝」、「脾」、「胃」,減少這幾個臟腑對腎精的損耗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而「氣」、「血」的整體平衡,及「痰」、「瘀」的化解,也是醫者需要審慎考慮治療的部分。

▌小記

我的經驗中,大多數的早發性停經只要把握時間及早治療調理,都有不錯的效果。
月經反映著女性的身體狀況,提醒各位女生朋友要多多留意自己的月經週期、天數、經量及經來症狀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